

海风劲吹,船舶穿梭往来。满载货物的巨轮鸣笛启航,从繁忙港区驶向浩瀚深蓝。
跻身全国沿海亿吨大港,“一港四区”全部建成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货物吞吐总量进入全国沿海港口前20强……潮头在航道间奔涌成势,处处展现着盐城港向海而兴的蓬勃生机。
2020年6月16日,江苏盐城港控股集团揭牌成立,正式拉开全市河海联运一体化发展的崭新序幕。这五年,是盐城港攥紧拳头破局开路的五年,是在时代潮头勇担使命的五年,更是在挑战与考验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五年。
五年来,盐城港以“握指成拳”的凝聚力突破重重阻碍,在逆境中找路径、探捷径,于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蹚出了一条向海图强、转型发展的新路径,实现了令人瞩目的华丽蜕变。如今,这座淮河生态经济带的黄金出海门户,正以河海交汇的磅礴气势,在黄海之滨铺展高质量发展的绚丽画卷。

亭湖水上服务区

盐城港射阳港区
战略担当 从苏北小港到淮河门户的崛起
五载奋进,盐城港肩扛使命担当,以政治定力实现从苏北小港到淮河门户的战略跨越,完成了从单打独斗到全面融合的格局重塑,在服务国家战略中铸就黄金出海门户的时代坐标。
成立之初,盐城港面临着面广、量大、点多、线长等难题的严峻开局,各港区各自为战,在全国沿海港口中几乎毫无存在感。面对这一困境,盐城港人肩负起“架起盐城走向世界海上大通道”的使命,在保供稳链与开放循环中努力重塑港口价值。
盐城港以港口运营的“进”服务经济发展的“稳”:坚决承担起“北有能源、南有粮食、中有风电”的保供职责,推动黄海粮食产业园等全市重大产业园区落地;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主动对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62条航线向海连接世界,较成立之初提升了12倍,中欧(亚)接续班列稳步运行,构建起“海上联结南北、内陆贯通东西”的双向开放新格局。
五年间,盐城港实现多重跨越:从首次跻身全国沿海亿吨大港,到“一港四区”全部建成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从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量增速分别位列全国沿海港口第一位和第二位,到货物吞吐总量进入全国沿海港口前20强;从盐城市“服务业五星级企业”“AAAA级物流企业”到全省港航企业20强、全国物流杰出企业;从市属九大国企新成员到蝉联高质量考核第一等次,连续5年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批示,成为区域战略资源承载主体与对外开放枢纽。
同时,通过 “整合、磨合、融合”,盐城港以“五个一体化”和“12字制度化”全面推进“十清二十统”,内外兼修,进一步凝聚发展合力。对内实施“三定”方案,梳理100项制度体系,实现了体制机制的互融互通、生产运营的协同推进、议事决策的权责清晰以及集成创新的多点开花;对外积极参与上海组合港一体化建设,提前布局淮河流域,签订“港港、港政、港企、港校、港行”五类战略合作协议超100份,不断拓展合作“朋友圈”,形成了深度关联、优势互补、共生共赢的生态体系。

盐城港滨海港区通用码头海关监管区

盐城港阜宁港区
运营突破 从零散布局到全面开花的跨越
五载奋进,盐城港握指成拳破局,以运营革新实现从处处受阻到全面开花的跨越突破,实现从粗放管理到精益服务的质效跃升,在整合发展中绘就河海联运一体化的壮阔画卷。
五年前,港口规划孤立、布局零散、发展滞后:除大丰港区货物吞吐量勉强维持在3500万吨左右,射阳港区开港26年货物吞吐量仍徘徊在300万吨左右外,其他港区多处于闲置状态。
五年来,盐城港坚持“规划引领”,编制“十四五”发展“1+15”系列规划,形成26份三年行动计划,聚力“六抓”主业,全面推进运营一体化、经营规范化、服务标准化、市场网格化和效益最大化,“三大业态” 发展态势良好,“三个保本点”考核体系基本建成。此外,盐城港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构建“三位一体”工作体系,严守“三条红线”,通过“内部挖潜、智能化改造”提升现有能级,让港航事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盐城港先后完成灌河口5万吨级航道、响水港区重件码头、射阳港区3.5万吨级航道、大丰港区综合仓储物流、滨海港区物流园堆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一港四区”万吨级以上航道通航全覆盖,累计完成投资超200亿元。大丰港区单船装卸屡创纪录,响水、滨海、射阳港区生产运营连年倍增,跨境电商蓬勃发展,汽车进出港量取得突破,累计完成起亚、奇瑞等品牌汽车滚装作业量超6万辆。2024年全港货物吞吐量突破1.6亿吨,提前一年实现“十四五”翻两番的目标。
此外,盐城港以“五个最”服务原则优化营商环境,发展环境实现从粗放运作到精益服务的整体性改善。成立以来,先后开展“40天大练兵”“50天大比武”“新时代百团大战”“南征北战闯市场”“盐城港铁军淮海战役”等五次市场开拓活动,拜访企业超40000户,吸引新客户超3000户,量身打造“定制化服务”方案,形成“陆改水”增量3392.6万吨、“散改集”增量7.5万TEU(国际标准箱单位),为客户节约成本、节省时间,为集团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

汽车进出港量取得新突破

安全生产
创新示范 从行业跟跑到特色引领的突破
五载奋进,盐城港勇立时代潮头,以改革创新实现了从传统管理到现代治理的跨越,完成了从行业跟跑到特色引领的华丽转身,在转型发展中书写向海图强的港航新篇。
盐城港牢记嘱托,以“抓机遇、创特色”等为指引,实现了振奋人心的突破:2021年15天完成多个项目专家评审,开省级评审跨部门合并先河;2022年获批多项政策性金融工具项目,居全市国企之首;“盐港穿巴”航线入选省多式联运精品案例;引航站蝉联“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示范窗口”;稳居全国风电进出口三大基本港行列,风电叶片吊装记录持续刷新;保税物流中心贸易额破百亿元,位列全国B型保税物流中心第五、全省第一。
“五新示范港”建设成果斐然。入选省首批“双碳”试点,自动化集装箱堆场获得全国首个国际零碳认证、全国首单港口类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挂牌,四海港全部获得江苏省绿色星级港口称号,航运集团获评中国物流“减碳”先锋企业。加强法务创新,构建法律服务内部大市场工作新模式,成为全省港口首家通过合规管理认证的企业。
改革与人才战略同步推进。以“六清—六降—六个调优”推进国企改革,构建三级管控体系,形成“抓改革增活力、促发展、守底线、强党建”的良性格局;“每年双百、五年千人”工程稳步推进,打造275人核心人才队伍。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科技集团提前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创塑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取得专利70项、软件著作权26项,完成“五小创新”项目50项。2025年开展“科技创新攻坚”年,组建四大科技研发中心,聚焦“防波消浪”等课题研究,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动力。

货物整装待发

科技创新
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回首五年,盐城港在艰难中开局、解题、探索、蜕变与收获,形成了党建引领定向、“六航”理念铸魂、“六抓”主业聚力、“六感”硬核凝神、“淮河战略”布局等具有鲜明特色的“十条经验”,印证“奋斗创造奇迹”的真理。
港通天下,扬帆远航。站在新起点,盐城港坚决扛起“汇通江淮之气概、畅达黄海之辽阔”的重大使命,全力以赴再建一个“新盐城港”,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中,必将续写更多“向海而兴”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