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信体育

降本增效丨“小技改”释放创效“大能量”

  • 发布时间:2025-08-02
  • 浏览数:3668

近日,响水港区深入践行“五小”创新理念,围绕智慧港口、绿色低碳、效率提升三大目标,以技术创新为引擎,推动传统作业模式转型升级,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为港口生产筑牢安全屏障,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科技答卷”。

废旧轮胎巧变身 粮食搬运显成效


(改造前)                                             (改造后)

港区巧妙运用废旧轮胎替换传统铲板,有效解决粮食搬运作业中损耗较大的问题,全面提升作业效率。在日常粮食搬运作业中,传统刚性铲板与粮食直接接触,易造成较大粉碎损耗,影响物料完好率。针对这一问题,港务公司技术组主动担当、精心研判,创新性地利用废旧轮胎替换原有铲板,使粮食搬运过程中的刚性摩擦变为柔性接触,从源头上减少了玉米粉碎损耗。这一改造方案投入成本低、实施简便快捷,实现了降本增效的双重目标。

钢丝绳“CT检查” 实现精准化诊疗

以往,钢丝绳的检查多依赖人工经验判断,难以精确评估其损伤程度和剩余使用寿命,易产生安全隐患和资源浪费。现如今对钢丝绳等工索具实施定性定量分析,利用检测设备对钢丝绳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检”,详细精准记录每一项参数数据,缺陷检出率达99.5%,提前3-6个月预警高风险绳段,年节约钢丝绳更换费用5万元以上。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索具使用规程、采购计划、维护安排,切实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安全指数。

发动机“自我疗愈” 运作效能大提升


发动机是装载机的“心脏”,但港口粉尘大,传统滤芯容易堵塞,导致设备高温停机。为解决这一痛点,港区技术团队在发动机燃油系统中加装自清洁反冲洗过滤器,通过压差传感自动触发反向冲洗,将滤芯杂质实时排出,使滤芯使用寿命延长3倍,设备故障率降低 45%。目前,该技术已在港区清仓装载机试应用,单台设备年维修成本节约超2万元。

雷达预警“零风险” 安全生产有保障


“以前倒车、转向全靠后视镜观察,盲区多,现在雷达一旦检测到3米内有人或障碍物,立刻自动报警。有了这个电子安全员,我们干活心里踏实多了!”王师傅指着新安装的预警系统说。针对港区人机交叉作业频繁的安全隐患,技术团队创新采用“雷达+声光报警”双模预警系统,能够360度无死角监测设备周边环境,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特别在人机混合作业区域,系统投用后实现了“零碰撞”的突破。更为可贵的是,这项创新激发了全员的安全创新意识,类似的“金点子”正在各个班组不断涌现。

从一粒粮食的温柔搬运,到一根钢丝绳的精准把脉,响水港区用无数这样的“微改造”诠释着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这些创新改造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饱含着一线员工的智慧结晶;不需要巨额投入,却创造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未来,响水港区将继续深化“五小”创新工作,在“小改小革”方面做足文章,动员全体职工积极发挥才智,创造了更多降本增效的“新武器”,为港口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