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德信体育 聚焦“平安港”建设,将“人防”责任落地与“技防”科技赋能深度融合,通过顶层设计强统筹、科技升级筑防线、闭环管理提质效,逐步构建起“事前预警、事中响应、事后处置”的全链条安全管控体系,为集团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高位统筹强根基,织密人防责任网络
始终将“人防”作为“平安港”建设的核心抓手,以责任落实为根本,构建多层级、全覆盖的人防管理体系。

逐级签订安全、环保、稳定责任状超4400份,针对外包租户、外来人员及车辆,签订“三外”安全协议1200余份,发放进场安全交底提醒函超5700人次,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覆盖。推行 “班子成员挂钩联系制”,下沉一线开展 “四不两直” 调研督导。构建“企业+家庭”双重防线,组织“家属进现场,亲情助安全”活动,邀请60余名员工家属走进作业现场,以亲情力量强化员工安全意识。




构建三级培训体系,通过 “班前五分钟” 安全教育、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等方式,让员工在案例学习与实操交流中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年内累计开展安全教育培训超500场次,覆盖员工超5万人次。其中,针对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监护人员、消防设施操作员等关键岗位,组织持证培训59场次,覆盖1357人次,实现关键岗位人员培训考核通过率 100%。编制《“三位一体”典型案例汇编》,收录省内外港口危货泄漏、违章作业等案例,开展“以案释法”宣讲超20场次,结合纸浆船舶装卸、水上施工船舶作业等专题研讨会,推动安全责任意识入脑入心,
科技赋能筑防线,升级技防管控体系
面对港口作业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集团大力推进“技防”体系升级,以科技手段破解安全监管难点,构建智慧防控网络。

全力推进安健环管理系统落地,系统涵盖安全管理、危货管理、生态环境、职业健康等16大模块,集成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智能监控等核心功能,当前已完成功能开发与测试,年内投入运营使用,最终实现安全环保工作数字化管理,打造“港口安全生产一张图”。同时,完成电子口岸平台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二级)测评,为数据安全筑牢防护墙。


各港区因地制宜推进技术创新,保税物流中心引入智能语音预警系统,基于作业动态与风险等级实时播报安全提示,弥补人工监管盲区;资产公司推广智能安全帽系统,实现现场视频实时传输、远程通话,破解“现场—后台”信息梗阻;射阳港区、滨海港区试点“智能穿戴设备”,实时监测作业人员轨迹;港湾建设集团、农业集团运用无人机巡检覆盖作业区域;阜宁铁路分公司采用“每日影像巡查机制”,智慧港口公司则通过AI智能识别技术,实现安全帽规范佩戴、作业周界报警等风险场景实时监控。截至目前,集团已建成覆盖全港区作业面、仓储区、主干道的2000余路高清视频监控网络,安全环保部每日不定时视频抽检,及时纠正违规作业行为,技防效能持续凸显。
联动互促提效能,打通安全管理闭环
坚持“人防”与“技防”协同发力,通过机制创新实现两者深度融合,构建“发现—处置—反馈—优化”的安全管理闭环。



实施安全隐患“四级”分类管理,依托高清视频监控、AI识别等技防手段精准发现隐患,再由各级管理人员通过“人防”力量推进整改,年内全系统累计开展安全检查478次,摸排“三外”问题隐患1291项,对外包单位违规行为实施惩处措施,全部实现闭环管理;同时推行“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员工可通过“随手拍”上报隐患,整改闭环率达100%,实现“小隐患早发现、早处置”。




以“技防赋能+人防演练”提升处置能力。年内开展消防灭火疏散、船舶防灾减灾、防台防汛等应急演练超222场次,参演及观摩人员达12992人次;针对高温、台风等极端天气,集团提前通过气象水文预警系统预判风险,积极协同属地部门组织人员撤离以及储备应急物资,其中,台风“竹节草”来临前撤离养殖户317人,成功应对6次短时强降雨,实现“技防预警”与“人防处置”无缝衔接。
如今,德信体育 “平安港”建设成效显著,响水港区、射阳港区高分通过港口设施保安年度核验,智慧港口公司顺利通过国家级绿色三星港口现场验收。下一步,集团将持续深化“人防+技防”融合模式,加快“安健环”系统全集团部署,朝着“绿色、生态、智慧、平安、美丽”五新港口建设目标稳步迈进,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港口高质量发展。